[首圖故事] 這篇是GF3拍攝的實際照片&小教學,想快速上手輕單眼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
------------------------------▼
由於是很多時間累積下來的照片
還有我不是專業人士,純粹分想拍攝手法與心得
入手GF3至今大約1年多快2年的時間
五彩斑斕的顏色也都拍過了
● 以下是機身「最常用」的設定參數
模式選擇:P (程式AE)
照片樣式:自然(清晰+2、降噪+1)
曝光補償:大多在+3/1~3/2左右
對焦模式:AF單ㄧ(AFS)
感光度(ISO):AUTO、上限800
白平衡:自訂白平衡1(偏黃)、2(偏藍)
------------------------------
# 藍天白雲
藍天白雲是大多數人喜歡的題材
不過拍攝天空時有幾個注意的地方
1) 如有建築在畫面中,以不超過畫面的3分之1、偏左/右較佳
2) 有立體感 / 趣味的雲朵能替畫面增添活潑感
3) 可將色溫微微調藍一些,讓天空更漂亮((進階智能動態按WB、P模式調整自訂白平衡))
有層次的雲朵拍起來很有立體效果,畫面也不會單調
趁著大雨後或是特殊的氣象過後,去拍拍也會有不錯的收穫噢
在田間拍照時小心別讓電線桿破壞了畫面的美感
如果遇夕陽除了用智能動態自動判斷場景外
也可以手動選擇場景(落日)
我是不論怎樣都用P模式打天下的人((HA HA HA
------------------------------
# 紅花綠葉
植物大概是我最早接觸的攝影項目
在拍攝近百餘張之後也整理出了一些讓單純植物照更生動有趣的撇步xdd
首先想拍花的你八九不離十鐵定會進入一座大花叢
隨後映入眼簾的就是像下圖這張照片((一堆花
別急著一進去就狂拍!
找到後看著螢幕調整佔畫面的比例
主體盡量別放在正在中間就對了
由於漸層色不明顯拍出來常常會是整片顏色糊成一片
若要拍紅(桃紅)玫瑰之類的一定要有單一光源,否則失敗率很高
單拍花很快就會膩(笑)
所以試試看加進別種輔助角色吧
通常我都會找有蜜蜂正在採花粉的花朵
然後使用追蹤對焦或是單點對焦框(要迅速)就能捕捉到不錯的畫面
加進一些小角色畫面看起來更棒囉
留意有裂痕的牆上或是角落之類容易長植物的地方
有時後有陽光的加持會有很棒的光影效果出現
每一種花都有獨特的表現方式
拍照前多思考、多角度觀察絕對是有幫助的
我在這朵孤挺花前待了好久,才發現原來側面才是最美的角度
相機就會自動幫你將其它位置散景,,
然而小花也有小花的拍法
像這盆花的花朵都集中在頂端
側拍一定不好呈現,最佳的方式即「俯視」的拍攝角度
一般來說要讓花朵有夢幻的味道
就是把很多種類或是很多朵一起入畫面
使用創意控制「明調」的效果也很不錯
找個逆光的方向讓相機縮小光圈
拍出「剪影」的感覺就能清楚呈現你要拍的花
如果畫面分割技巧不是很擅長的朋友可以叫出相機裡的「格線」
或是直接切換到場景:花,也是可以的
------------------------------
# 美食當前
吃飯前將可口的食物拍下來想必是很多人的必然動作
拍食物有以下幾樣重點
1) 光線充足
2) 貼近食材
3) 濾鏡應用(偏黃、偏白)
日光燈容易讓整體偏藍或偏綠,而且陰影反差也較大
如果真要在日光燈下拍攝,要記得拿片反光板把暗的地方打亮
------------------------------
# 抓住瞬間
「瞬間」對很多新手來說是一項不簡單的挑戰
不過只要掌握幾個要訣,抓拍也並非想像中那麼難
寫下幾個技巧給大家參考
1) 光線一定要夠
2) 快門拉高
3) 等待那瞬間到來吧XDD
只要快門夠快、光線夠一定能抓到水滴凝結的那瞬間
盡量使用連拍能夠增加成功率
------------------------------
# 夜色朦朧
夜拍免不了一定要替你的相機上腳架
或是找一個安全可以擺放相機的平台進行長時間曝光
如果想省點力氣可以買這種可任意彎曲與攀附的章魚腳架
可以牢牢的抓住任何能攀附的地方(欄杆、樹枝..)
網拍有便宜款跟很貴但有品牌的,自由選擇囉。
只要光線稍足就能按下快門也不會手震
如果要拍這種「光軌」就肯定要用腳架
光圈縮至F22、曝光時間15秒(最長60秒)
倒數完成後就可以檢視成果囉
如果是在錯綜複雜的車流要塞拍攝效果一定超美!!
再來是很多人喜歡的光點效果
P模式、光圈快門由機身決定、手動對焦拉至"失焦"
使用鏡頭的焦距越長光點形狀也會不一樣噢!!
------------------------------
#腳架自拍
如果一個人要扮演兩種角色似乎還蠻難的...
有時候想自拍下「一種情境」
但是手邊只有自己卻又需要一位攝影師的話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只能善用你的腳架功力了
先想好角度和位置
然後架好腳架後調整鏡頭方向
接著設定好倒數秒數與連拍
我都是使用:10秒3張、高速連拍
擺個姿勢等著拍完看成果囉
我大概試了兩三次才成功
然後就能隨心所欲的拍下各種情境
想事先對焦好就先在大約的位置點螢幕使用對焦框
要下快門的前幾秒相機就會自動對焦囉
找個高度適合又穩固的平台也可以充當腳架功能噢!!
(像這張是擺在包包上拍的)
------------------------------
# 濾鏡襯托
濾鏡效果隨著潮流有發展越來越平凡又多樣化的趨勢
濾鏡使用方面也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 過度使用會讓原本的照片失去原味
請看範例
午後的陽光總是很溫柔,但在逆光下顯得有耶沉重又有些銳利
所以我使用了「創意控制 - 復古」
遇到陰天的拍攝效果總是大打折扣
這時後使用「創意控制 - 明調」能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澄靜明亮
其實在白色物體上使用明調效果可能會造成過曝
但由於是陰天下使用而讓原本白色的花看起來更潔白而沒有過曝情形發生
黑白效果需從照片樣式調整:單色
------------------------------
# 閃光燈技巧
但是在室內光源不足的情況下藉由壓下內閃第一節支架製造跳燈效果讓室內燈光柔和又充足
也可以像這樣值接閃在主體上製造聚光燈效果
------------------------------
# 追蹤對焦
趁他們還沒亂動前趕快先觸控對焦範圍
然後焦點就回隨著物體移動而跟著移動,隨時按下快門都能精準合焦
追蹤對焦真的很好用!
不然牠們成天游來游去實在很難拍...
對付昆蟲更是需要
但是動作緩慢的一般對焦也就能解決了XDD
------------------------------
# 大光圈淺景深
很多人喜歡問說:「如何拍出淺景深的照片?」
當然不是雖便拍都有,有些觀念是要先裡解的
a) 景深指的是「被攝物體清楚的範圍/厚度」
b) 淺景深的另外一個意思是「背攝物體外,散景的程度&範圍」
Q: 光圈大小又該怎麼看?
A: F後面的數值越大,代表光圈值越小(EX: F1.0 > F2.0 > F4 > F8 ....)
明白的話就來看範例照吧
一般拍小物體時一定會將相機拿近拍
但是由於被攝物體和背景太近所以感覺不太到淺景深
但事實上淺景深是已經出現的噢!!
剛才說過:景深指的是「被攝物體清楚的範圍/厚度」
用對焦框更能控制被攝物清晰的範圍
即便是使用非望遠的焦段與能透過縮小對焦範圍而達到淺景深效果
鐵則就是主體離鏡頭近、背景要離主體遠
淺景深的效果方可達到
夠遠的話還可以像這樣有光點出現
------------------------------
# 人像膚色
終於到了最後一篇了((揮汗
拍人的時後要把膚色拍得亮、細緻除了光線充足更要適時的調整色溫
如果只把對焦點放在眼睛上能營造特別的氛圍
在室外則用P模式的照片樣式:自然
自然效果能讓膚色看起來不會過濃
景物也不會太藍或太綠,記得[清晰+2]
懶一點可以使用場景中的人像或是柔膚
------------------------------
有甚麼問題都可以用回應問我噢!!
留言列表